笔趣阁 > 战国之东帝(腊月青梅子) > 第三百九十七章 秦谷之中

第三百九十七章 秦谷之中


  说到这,荀况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这两年来,他通过用晋升的办法来促使秦人识字,这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让那些在识字上有天赋的秦人,全都对识字读书爆发了极大的热情。

  而这,让他意识到,被动识字读书与主动识字读书,其中的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同时,他也意识到了,秦国这几十年来,纵横天下少有败绩,不是没有原因的。

  所谓窥斑见豹,从识字读书中就可以看出来,同样精通战技的精锐之师,被将帅调用被动应战,与主动求战,其中的差距必定也是巨大的。

  秦国数十年来,屡战屡胜的重要原因,便是秦国对将士的激励,已经深入到了平民之中。

  至于各国···

  他知道赵国那边,士大夫有军功可得重赏,平民包括农民、商人、工匠等人在内的人,一旦获得获得军功,仅仅只是减免徭役赋税,除此以外并无他赏,而奴隶获得军功则可以获得自由身。

  而秦国则不然,这两年来,他通过秦人对秦法的了解,虽然秦人的军功爵晋升也难,但是至少也是有希望的,一旦打赢,大破敌军,那么冲在前面的秦军平民士卒,就有很大的希望能夺取对面敌军的人头,然后便能晋升爵位。

  如此,对比秦赵两国对平民的激励程度,他便知道,在将帅能力等同的情况下,军队数量对等的情况下,赵军一旦遇到秦军,那就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

  而这,就是主动的力量。

  而在调动平民主动性这一方面,只有秦国做得最好,其他国家,包括齐国,全都不如秦国。

  是以,这一年来,他一直在思索齐王所说的义兵问题,诚然,齐王所说的义兵很是令人向往,甚至即便没有政策的引导,也能爆发强大的战力。

  但是,他也知道义兵的缺陷,那就是义兵之强在于君王,义兵之衰,亦在于君王,若是君王变换···

  而秦国那边···显然,连连失利的秦王稷还有他那个举鼎而死的兄长,都不是十分贤明的君王。而秦王兄弟之所以能建立功勋,更多的是秦法的推动,而不是秦王自己。

  而齐国现在的法律,在调用百姓主动性上,不仅不如秦国,恐怕连赵国都不如。

  此时,荀况脑海中思绪快速流转,然后看了一眼身前的齐王,想起齐王的为人,觉得齐王是一个可以进言的君王。

  于是,荀况脸色一正,拱手道:“大王,通过这两年来与秦人的朝夕相处,臣发现臣只需要确定赏罚标准,而后秦人就会主动完成臣布置的任务,甚至还会给自己增加任务,根本就不需要臣时刻拿着鞭子鞭策。

  而臣之在齐也,见官府时常鞭策百姓,鼓励耕织,惩处懒惰,但齐人却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完成任务,免受国法责罚。

  秦人与齐人如此不同,不知大王以为何故?”

  田冀闻言,惊异的看了荀子一眼,见其一脸正色,知道荀子在跟他说一个严肃的话题,便跟着变庄重起来。

  接着,田冀沉吟了一下,郑重的道:“这个问题寡人也曾考虑过,寡人以为其中最根本的,大概就是这两百年来,各国诸子所说的,我齐国忽视百姓吧。

  我齐国百姓虽然富裕超过其他所有国家,但是,自管仲改革以来,便将国中各地划分区域,有专职工事的区域,有专职农事的区域,有专职商事的区域,百姓一旦被划分区域,就很难改变自己的职业,更不用说像秦人那样,只要能立功,就能成为贵族。

  虽然秦国法律严苛,但最起码的是,秦法已经明确告诉秦人,只要他们达到条件,便能成为贵族,甚至是君侯。

  就像那个被俘的秦将任固之父任鄙,便是其中典型。

  所以,秦人有盼头,有希望,就能积极主动,而我齐人却没有。”

  荀子闻言,立即拱手道:“大王英明,只是大王如此贤明,为何明知其弊而不改之。”

  田冀笑道:“先生,主少国疑,大臣不附,百姓不信,敌国窥伺,此内忧外患之际,且为之奈何?”

  荀子一听,想起齐国这几年的恶劣外部条件,还有那个叛国的宗室大臣薛公田文,甚至几年前乐毅打算另立齐王的事情,立即明白齐王的意思了。

  孔子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想着,荀子拱手道:“大王英明。”

  接着,荀子看着齐王道:“大王,今日下午,臣打算向秦人讲贫富,不知大王可否在一侧旁听,以观臣等教化秦人的成果。”

  田冀闻言,笑道:“如此,那寡人今日就要一听先生高论了。”

  “不敢。”

  ······

  当日下午时分。

  荀子在村中大厅中召集了百余读书习字进度最快的秦人,准备开讲贫富,而田冀则在大厅一侧旁观。

  此时,众人坐定,荀子开口道:“今日开讲之前,在下想问问大家,大家在齐国已经呆了两年,也已经收获了一次粮食,并且第二次粮食也即将收获了,不知大家已经攒了多少钱,距离为自己赎身的钱还差多少。”

  荀子话音一落,秦人甘湸立即笑着道:“回先生话,去年齐国征战,粮价大涨,所以,在下省吃俭用,已经攒了一千五百钱。”

  说着,甘湸叹道:“可惜,现在齐国已经停战,粮价回落,今年秋收后,卖粮所得可能会在一千钱左右,距离一金的赎身钱,还差一点,可能要等明年秋收,才能攒够赎身钱。”

  甘湸话音一落,一侧的另一个秦人李孟笑道:“先生,若是齐人的战事持续到今年秋收,那就好了,这样我们今年秋收就能攒够赎身钱,冬天便能回到家乡见婆娘了。”

  “李什长急着回去见婆娘,是自己动手累着自己了吗?”

  “呸,竖子,粗鄙!”

  众人闻言顿时哄堂大笑。

  “哈哈哈···不过李什长说的对,可惜齐王与我们秦王讲和了,若是继续打下去就好了。”

  “是极,是极,我现在也恨不得齐王百战百胜,战事不歇,这样我卖粮也能多一些钱。”

  “我呸,张什长,你忘了,不久前齐王可是与我们秦国打战···”

  “哈哈哈···”

  在秦人的嬉笑中,荀况抬起手来,制止了秦人笑骂,然后又开口问道:“在下还有第二个问题,那就是诸位之前在秦国,一年到头能积攒一千钱吗?”

  秦人闻言,全都一怔。

  此时,荀况见众人不回答,便看向他知道了平民出身的李孟问道:“李什长,你在秦国能攒一千钱吗?”

  李孟连忙摇头道:“不能,不能。”

  接着,荀况又点了几个人,这些人全都摇头否定。

  而后,百余秦人纷纷摇头,认为在秦国一年不可能攒到一千钱。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38863/6317570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