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次日上朝,见到那蔡子卜之后,王平有些后悔批复得太快了,他竟是没曾想这位竟然不过双十年华,颇为俊俏的后生往朝堂上一站,愈比得一众朝臣老朽不堪。

        自从前次谈起科举制度不欢而散之后,再没人主动挑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家的议题都还算是明朗的,诸事情一眼着要退朝了,那位蔡子卜站出来言,提议各城设立书院,“为读书人大开方便之门”。

        这话听上去不错,也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但,王平蹙眉,第一时间想到了那个不了了之的科举制度,这个大开方便之门恐怕更的是为寒门子弟,而非士族子弟。

        这个并不算太曲折的弯度很是把一些人唬住了,知道蔡子卜是寒门出身的,以为这是他为了名声赚取人心而提议的,没怎么深思便允了。有一些人知道有些不对,但这话大公无私,确实是有处的,也不用私利来否,不得不允了,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蔡子卜的提议得到诸位臣工的赞同,通过了。

        “教书育人,利在千秋。若能把书院普及,开启民智,史书之上,必然有我等姓名。”蔡子卜微微笑着把这一顶高帽给大家戴上,让别人再不反悔。

        王平打量了蔡子卜一下,见他面上的确是“让功于人”,并不倨傲得意,一时也不对他的观感,对方似是察觉到了他的打量,双眸过来微微一笑,“此事还要劳烦相国大人落实,以免事成了坏事。”

        这轻轻松松一句话就把事情的坏推到了王平的头上,若是做的,少不了他的功劳,至少也是倡之功,若是做的不,罪责自然是在王平的身上,谁让他是相国呢?

        “此策于民有益,自当落实。”王平不轻不重地了一句,算是应承下了此事。

        退朝之后,王平领头走在前头,出来之后回望一眼才现蔡子卜并未出来,向身边人问了一声,才知道这位被苏公公叫走了。

        王平早有广建书院之意,但才接过相国权柄,尚有不少事情比此事急迫,便把这个想法搁置一边儿,不想,那蔡子卜倒是先提出来了。

        【蔡子卜是穿越者?】

        【算是。】王睿回答得有些犹豫,王平奇,又追问了一句:【什么叫“算是”?】

        【蔡子卜为此界之后人士,他学过的历史上有此时之事,可算未来人,但他并非灵魂穿越,而是身穿,未曾携带空间之力——普通人的身体不可能经过空间之力的冲击而无损,这其中的缘故,我还未曾清楚。】王睿有些不满地着,似乎是对自己所知不足的恼怒。

        此世之未来人?

        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穿越者,王平有些奇,一时转了心思,想了一些事情,等到回过神来,天色已晚。

        “可是朝堂上有什么难事,竟是在书房待到此时。”这许年,胡灵早已了解夫君的作息,若是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总是要忙一会儿歇一会儿,所谓的“劳逸结合”。少有这般一直闷在书房的情形。

        “朝堂上有人提出广建书院,这事情初始,少不得千头万绪,自然要忙碌一阵。”王平简单了一句,又问了问胡灵的情况,她这一胎怀得安稳,就是嗜睡了些,倒也让人放心。

        各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贫富差距人口寡都影响着书院的问题,为了让这项政策不至于成为形式,少不得要开始人口普查,顺便查一查各地情况,这是王平当上相国之后就准备做的事情,早有筹备,查起来倒不麻烦,只是要耽搁一些时间,却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如此,又过了三个月,书院政策才明文下各地,各项规章制度也都一并放到位,为了能够更加公正,王平还受此采用了民众监督,让下明文的差役把规章制度一并贴到城门口,广而告之,让民众都知道此事详情,并制度监督单位是哪个,若有问题,也知道去何处举报投诉找何人受理才。

        此策被世家做心思缜密,也没有更异议,便是那等不会做事白占官职的世家子,身边也少不了会做事的师爷幕僚,等闲也不会栽在这种事上,成不了儆猴的鸡。

        这三月中,王平忙得分身乏术,等到这件事做完,容易能够歇一歇了,胡灵那边儿又动了,提前三个月出生的孩子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

        在等候了一天一夜之后,王平的次子终于出生,同时,胡灵也因血崩逝世。

        林珍哭得眼睛都肿了。皱巴巴猴子一样的婴孩儿被包裹在襁褓中,由奶娘着。风尘仆仆由外地赶回来的林杰黑了一些也更瘦了一些,一进门就遇到这样的丧事,整个人都懵了,听得林珍的哭叫才回过神来,跪在地上就哭了起来。

        此时便是父母故去也不能丁忧,何况是妻子故去,丧事被交给了管家办理,次日王平还要按规矩上朝。

        在这一日朝堂上并无大事,只下朝之后,不少听闻林家消息的朝臣都免不了对王平道一声“节哀”,答礼都答得让人不厌其烦。

        回到家中,听管家林珍把内院的事情管起来了,王平不放心,又去了,昨日她哭得昏厥过去一回,虽很快就醒来了,但王平还怕她过于伤心伤了身子,等见到她除了双目红肿之外都还,暗自松了一口气。

        “几位姑姑都遣人送了信儿来,都是问候之语,让父亲宽心,女儿思量着让人回了信,父亲可,若有不妥,指点一二。”十三岁的姑娘,平时还有些幼稚,这时候却显出了一家主妇的气场。

        王平接过信来了,又了林珍回信,并无不妥。王平此世是老来子,之前有四个姐姐,当年家贫的时候有两个姐姐曾被卖给人家做丫鬟。

        在王平未曾搭上胡家这条线,迎娶胡灵的时候,除了那两个当丫鬟的姐姐,其他两个姐姐都嫁了人。二姐嫁得早些,夫家是个条件相差不的农户。四姐嫁人的时候,王平已经被先生重带在身边读书,四姐因此嫁了个富裕商户之家。

        后胡家人重林阳,胡灵便私下里将林阳的两位姐姐赎回了家,又因长幼有序之故,给两人找了还算不错的人家,先把这两位大姑嫁了出去。

        王平父母还在的时候,这几位姐姐也曾回来探望过,但等到胡灵嫁过来,家里头立起了规矩,她们自觉见识短便不怎么上门了,而两位老人也觉得规矩太不习惯,纵歹,依旧要回了乡下种田,胡灵苦劝不住便给买了一处庄子,由着二老当地主。

        后来二老相继去世,几位姐姐来奔了一回丧也就罢了。那之后,王平各处去做官,姐弟之间来往便见少。这次能够这么快有信,是因王平得封相国之后提携了一下几位姐夫,让他们都迁居京中,往来方便了许。

        即便如此,这几月之间,他也只见过四位姐姐一面。

        “珍儿处置得很是妥当。”夸赞了女儿一句,见得林珍面露乏色,便又安慰了她几句,让她注意身体,再要走的时候,见林珍咬了下唇:“父亲别忘了给二弟取名,之前、之前母亲念着许久的……”

        一语未完,泣声又出,林珍拿帕

        子捂了脸,转过头去,只不人,呜咽不断。

        王平扶着林珍肩膀,感受着掌下的颤动,微微一叹:“如此,就叫林明了,拂晓之初,天色微明,有新生之意,又是辞故……”

        定下次子名字,王平又去了床上只知道睡觉的婴孩儿,过了一天,皱巴巴的皮肤也舒展开了,模样还算可爱,又问了奶娘,知道大夫过无事,便叮嘱几句照顾,这才转身去歇息。

        从来丧事最是磨人,等到办完这一场丧事,王平也病了一场,在他平日身体康健,不过半月便了。

        而这半月之间,蔡子卜又闹出一些事情来,他编篡了本书自费刊,名曰《文经详解》,是本注释《文经》的书,可算作辅助课本,在读书人的圈子里威望大增,便是不少世家子弟也摒弃了门户之见,真心赞扬他的才华。

        王平拿了一本在手,不过了数页便开始草草翻过,等翻完了,才拿起桌案旁的半本草稿,完成的那一半是一模一样,至于后一半,他心中早有腹案,还未曾落笔,如今来,完成之后也不过是这般模样。

        【头一次现抄袭者这般可恶,以前我抄袭的时候,若原作者也在,只怕也要厌恶几分。】王平感慨着把半本草稿投入旁边的火盆之中,又取了火烛点燃,着那草稿烧成灰烬,用水一浇,一缕青烟直上,味道难闻。

        起身到了窗边推开窗,着夜色如水,静静地了一会儿,又再度回到桌前奋笔,既然知道有人能够这般抄袭,自然要早早把想写的写出来,起码在以后拿出的时候能够不被认为是抄袭,也免得用出某些观点的时候被人道“竟是与蔡子卜的观点相同”——那可实在有几分恶心人了。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31130/107017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