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走为上策(狼吞虎咽) > 15.科伦坡

15.科伦坡


15.科伦坡

        从铁树河顺流而下,经过贝尔拉法,就是西森林地区的出海口,也是西森林地区最早的人类定居点爱伦坡。从爱伦坡出海,沿着无风之海的海岸线用炼金船走上二十天,就是科伦尼亚的首都——科伦坡。

        在科伦尼亚,所有的稍微大一点的城镇都是沿着海岸或河岸建立的。在河海想交的地方,一般都会有定居点存在。科伦坡,也是一个建立在河海相交之处发城市。水量充沛的佩尔瓦斯河在科伦坡直冲入无风之海。巨量的河水,甚至在无风之海的灰蓝色海面上,硬生生挤出一条三十公里长,最宽处达十五公里的碧蓝水道。

        在远远的还没有看到碧蓝水道的时候,科伦坡大灯塔就会出现在你的眼中。这个代表了科伦尼亚建筑学和神秘学最高成就的高达一千米的建筑物仿佛传说中的神迹,是许多科伦尼亚人心目中王都科伦坡的代名词,甚至超过了已有五千五百年历史的科伦家族的王宫所在科伦堡。

        大灯塔整体由纯白色的大理石堆砌而成。因此,白塔也就成了大灯塔的另一个名字。在远处看起来细高的白塔,当你越来越靠近之后才会发现它其实是那么庞大,光是占地面积就高达三十五万平方米。在白塔里面,有着二百零五个楼层。包括科伦尼亚炼金术士公会总会会、科伦尼亚战士协会总会、科伦尼亚海关总署、科伦尼亚税务总署、科伦尼亚木业总公司、科伦尼亚矿业总公司等科伦尼亚最大最强,最有实力的行会、政府部门和控股公司都不约而同的选择白塔作为最主要的办公地点。

        大灯塔建立在科伦尼亚最为繁荣的黄金时期,来自各个位面的奇人异士汇聚在这个科伦家族的明珠之中。各种不可思议的,传说中的建筑学、神秘学、几何学技术被利用起来建造一个炼金技术的真正奇迹。科伦家族打算建立一个在整个位面坐标系都可以使用的定位点。这一伟大的计划持续了几百年,直到大震荡的到来。失去了母位面的支持、与世隔绝、大混乱,这一切造成大灯塔计划半途而废。当黑暗时代结束时,科伦家族与剩余的建筑者发现已经不可能按原计划建立定位点了。诸多被困在科伦尼亚的法师在黑暗时代在大灯塔中占地为王,折叠空间、半位面、传送门、秘境、遗迹、各种可怕的实验室都被在大灯塔中建立起来。

        在之后的年代中,王室和炼金术士公会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白塔肃清行动,清理了大量的楼层,消灭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生物,整理出许许多多的文献资料,并最终打通一条通往塔顶的安全通道,点燃了塔顶的不灭明焰。即便如此,在科伦坡的民间传说里,在白塔之中,仍旧存在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地方,白塔的实际层数也远不止对外公布的二百零五层。而科伦王室和炼金工会每年在丰收庆典当日举行的大规模的白塔登顶大赛似乎也证实了这一传说。每年都有人在登顶大赛中失踪,同时也有人在登顶大赛后一夜暴富。据说失踪的算是倒霉鬼,跑到了不知哪个鬼地方,而发财的是幸运儿,找到了新的楼层。虽然每年都有人在登白塔大赛中失踪,但王室和炼金公会提供的令人目眩的冠军奖励依然使每年的这一活动成为科伦尼亚最有名气的庆典活动,参加者更是趋之若鹜。

        科伦坡城被佩尔瓦斯河一分为二,在河的东岸,地势最高的科伦山上,科伦堡俯瞰着除白塔外的整个城市。如果说白塔是科伦坡的大脑,那么科伦堡就是这座城市的心脏。特别是对于科伦坡的老住民来说,居住在科伦堡中的科伦王室,都是都市传说中的最大主角。据说这座城堡里的魔法照明昼夜不息,美貌侍女穿梭往来,各种美酒佳肴应有尽有。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科伦家族的财富,这个位面的发现者,在重新开始了跨位面贸易之后,财富的积累速度达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这一点从科伦王室每年发给地方武力支柱的爵士们的年金一涨再涨即可以看出。

        ‘老鼠’谢利夫是科伦坡的老土著。从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一代开始,谢利夫的家族就在科伦坡繁衍生息。多代人的奋斗,到谢利夫这一代终于开花结果。谢利夫正式成为了科伦坡港口的一名税务官。这样的税务官虽然是整个科伦坡最小的官职之一,但守着港口仍旧是了不得的肥差。谢利夫也是靠着经常替港口区总警察长的公子做些私事才顶掉好几个专业税务人员当上的这个官职。

        现在的时候,第三次收获季已经结束,马上科伦坡就要开始一年中最盛大的欢庆——丰收祭典。没年这个时候,都是谢利夫最忙也是收入最丰厚的时候。

        全国各地的土老冒们,都久慕科伦坡丰收祭典的大名。每年都会有数不清的乡下人来到科伦坡,参加丰收祭典举行的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是那么的盛大和有趣,足够这些乡下人回去之后吹上一年牛。当然也吸引了更多听众燃起前往科伦坡的欲望。

        盛大的节日,当然也是商人的节日。这不,又是一艘大型商船正在小划艇的引导下缓缓的驶入科伦坡那无比巨大的码头区。

        “老鼠,去看一下那艘船。看看运的是什么,手续全不全。”第十三号码头的总税务官,胖的像是三个装了一百千克小麦的大麻袋捆在一起的泽尔日张开他的血盆大口向着谢利夫吼道。“快去。你再磨蹭我就用我那可以打死大地蜥的巨拳揍你。”

        “是,是大人,我这就去。”如果谢利夫见过猪的话,这时一定会在心里狠狠的骂上几声肥猪去死。但没办法,谁叫泽尔日有个好姓氏,人家的姓氏是科伦。这表示了泽尔日祖上是真的阔过,是正宗的科伦家族分支。也正是因为这个好姓氏,攀上了著名的佩尔瓦斯公爵的远亲,靠着公爵的权势,在第十三号码头作威作福。

        谢利夫连忙小跑着远离泽尔日,带着两个低级税务员向正在靠岸的商船而去。

        这是一艘来自西森林地区的船。谢利夫不用靠近就知道了。因为只有西森林地区的乡巴佬才会不经济的用大量的铁树制作商船。这样制造的船只,在外观上就是黑乎乎的一片,比用其它种类木材制造的船只更重,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才能跑出同样的速度。但西森林地区没有其它的优势树种,只好用这种制作战舰装甲的材料制造整条船只。这样做倒也造成一个附加效果,那就是无风之海的所有船只、包括科伦尼亚海军和有名的大盗贼霍森布鲁斯旗下的海贼队的舰只在内,没有任何一条船想和一条西森林地区出产的铁木船来一次亲密接触。而西森林航运公司的老海狗们也熟练的运用这一优势,依靠炼金船瞬间加速和倒车速度与直行速度相同的特点,发明了前后双撞角的碰撞战术。西森林地区民风淳朴剽悍,水手们更是其中最为剽悍的一群。在经历了几次得不偿失的严重撞船事故后,即使是霍森布鲁斯的手下都再也不愿也去和这些开的虽慢,但结实的不像话的铁木船去打交道了。

        这是一艘大船,从船首到船尾有90米左右,船型制造的很修长以尽可能提高航速。谢利夫估摸着船只的吨位有1800吨左右。因为是来自西森林这种边荒之地,谢利夫也不指望能在这条船上得到什么好处。来自西森林的船,十艘里面有九艘是装满铁木的物资运输船。还有一艘,也起码装了半船铁木。这些铁木基本都是科伦王室订购的货物,所以都是科伦坡港的免进港税商品。

        “有没有人啊!快放下舷梯。我是税务官谢利夫,要执行进港检查。”

        “来了。这位先生您稍等。”一个大胡子的矮胖子,可能是大副或者水手长之类的船上官员带着几个水手连忙把木制悬梯放下,好让谢利夫可以上船。

        “这船也够高的。”谢利夫虽然已经干了一阵子海港税务官,但对每次从狭窄的悬梯上下船仍旧有些害怕。木梯两边没有扶手和护栏,一不小心就会落水。

        爬到船板上,谢利夫松了口气,他摆出一个自认为最有威严的姿势,大声问道:“哪一位是船长?请出示货运清单和船证。”

        “船长不在,他之前遇到熟人,去了别的船上。要明天才会回来。”大胡子水手说道。“我是大副弗拉多。这是我们的船证,我们是西森林公司的运输船‘大肚汉’号。”说着,他递过炼金防伪的船只证书和有收货方印鉴的货运清单。

        “嗯嗯。”谢利夫装模作样的看了看船证,这种笨船只有西森林有。也没有其他地方会造。那张货运清单上盖的就是科伦王室名下一家贸易公司的印鉴。这更不会有错。

        “船上都是铁木吗?”谢利夫看着货单,觉得与船只的载重量相比没有装满。而且船上来来回回的有好多不是水手打扮的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挤在船首楼和船尾楼顶部的露台上,看着科伦坡的景色在叽叽喳喳的议论,时不时还有一两声惊呼。

        “怎么可能。船上还有不少搭船的,都是西森林地方的老实人,全是来参加丰收大庆典的。”

        大胡子弗拉多的话也没有出乎谢利夫的预料。这个时候嘛,很正常。

        “有多少人啊?”谢利夫习惯性的打听起来。

        “有乘客名单,这些都是船长拉的生意。我也不清楚有多少人,反正就是每天多做点饭就是了。”这种性格也是西森林地方水手们的普遍性格。

        “好吧。”谢利夫也没有真要去看乘客名单,毕竟都是国内航线,来的又是一帮乡巴佬。

        “水手们也要参加庆典吗?”他顺便问道。

        “当然、当然,我们还要参加登白塔大赛啊!”弗拉多兴致勃勃的说起来:“在大典结束之前,我想没人会离开科伦坡的。我三年前参加过爬塔大赛,当时虽然没得到名次,但光是大赛结束后人人有份的大餐就让我难忘啊!您知道烤白肚蜥蜴的尾巴有多么好吃吗!当时我们都吃多了。我吃了.......”

        “嗯嗯,祝你们在大典上玩的开心。”真没想到这么个大胡子会是话唠。谢利夫真是被打败了。他急忙撕下一份表格。填好后递给弗拉多。“你们就停泊在十三号码头的八号泊位了。不许乱窜。拿好。不要丢了。”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112788/230734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